有一个人特别没有自信,总想结交一些朋友使自己不孤独。因此她花了很多时间打扮自己,去各种club认识人,不停的换男朋友,但总以分手结束。而且,她的工作很不稳定,总被裁员,不停的换工作,她很沮丧。朋友提醒她,不要把指望放在人那里,要依靠神。这让我想到了耶和华对约书亚说的一段话。
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以后,就在耶和华的帮助下征战迦南地。他们不仅一举夺下耶利哥,艾城,还打败五王联盟,拯救基遍人,并大举攻打南方各城,势如破竹,大获全胜。之后,他们转向北方,攻打北方各城。进军北方之前,北方多王联合,“人数多如海边的沙,并有许多马匹车辆”(书11:4b)。然而,“耶和华对约书亚说,你不要因他们惧怕。明日这时,我必将他们交付以色列人全然杀了。你要砍断他们马的蹄筋,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。于是约书亚率领一切兵丁,在米伦水边突然向前攻打他们。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,以色列人就击杀他们,追赶他们到西顿大城,到米斯利弗玛音,直到东边米斯巴的平原,将他们击杀,没有留下一个。约书亚就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去行,砍断他们马的蹄筋,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”(书11:6-9)。
读到这里,很多人会困惑,耶和华神为什么让以色列人“砍断他们马的蹄筋,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”,但却在之前的战役,告诉以色列人将敌人的牛羊和财物掳来成为自己的财物?(书8:27)在当时,马是很贵重的,而且好的战马都是从埃及进口的,战车更是如此(王上10:29)。打败敌人以后,这诸王的马和战车就成了以色列白得的掳物,既可以装备以色列的军事力量,也可以大大节省买马及马车的金钱,何乐而不为呢?
牛羊,金银,和财物可以留下,但马和马车不行,这会使以色列人依靠马和马车,而忘记依靠耶和华,就如经上所说:“他不喜悦马的力大,不喜爱人的腿快。耶和华喜爱敬畏他和盼望他慈爱的人”(诗篇147:10-11)。“有人靠车,有人靠马,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”(诗篇20:7)。而且耶和华明确借着摩西告诫以色列人:“只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,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,为要加添他的马匹,因耶和华曾吩咐你们说,不可再回那条路去”(申17:16)。
当人有了军队和武装,就会以此夸口,忘记耶和华。但人不可能靠人力和武装得胜,就像以色列人攻下的迦南人一样。这些在人看来的铜墙铁壁在神面前就如灰泥一般站立不住。而且,当人想依靠属世的力量得胜时,就会不惜手段,甚至邪恶犯罪,最后沦落为拜偶像,得罪耶和华的地步。因此,耶和华让约书亚砍断他们马的蹄筋,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,就是不让他们依靠马和战车,而是依靠耶和华。
今天,我们也依靠战车和马兵(人力,金钱,学历,关系等),而不是耶和华,因此就有了很多愁苦。神爱我们,就会砍断我们依靠的马的蹄筋,让我们转向神。
但愿我们能像约书亚一样听命,砍断马的蹄筋,焚烧车辆,专心依靠神,就必凡事得胜。
很多基督徒寻找教会的时候,总是找那些人数多,事工多,会堂大,离家近,熟人多,甚至能看小孩的教会。这让我想到使徒约翰的书信。
新约《启示录》里,神借着使徒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间教会。这七间教会既是当时真实存在的教会,而且书信的顺序也是按照地理位置的顺序而写,也是普世教会的七个类型。这七间教会中有两间教会被神严厉的指责,因为他们没有一点好处——撒狄(在神眼中是死的教会)和老底嘉教会(不冷不热没用的教会)。另三间教会有好的方面,也有不好的地方,神让他们悔改。只有两间教会被神称赞,没有任何指责。这两间教会是士每拿和非拉铁非教会。
如果仔细阅读约翰对这两件教会的描述,我们会发现这两间教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:为主做了多大的事工,领很多人信主,建很大的会堂,收很多的奉献,有很大的名声。事实却恰恰相反。他们的共同点是:过去和现在都经历了逼迫,毁谤和患难,并因此变得贫穷,而且未来还会被下监,继续被逼迫。但他们能忍受,持守主道,不妥协,不放弃,因此被主奖赏。
我们欣赏一间教会,总是以属世的眼光,比如教会人数多,奉献多,会堂大,事工多,受洗多,名声大。但这不是一间教会属灵的标志。教会属灵的标志是真理上扎根,教义上纯正,追求圣洁,绝对的尊主为大,不随从世界,只跟随主,即使逼迫,都坚定不移,即使殉道,都在所不惜。这正是士每拿和非拉铁非教会的生命表现。
教会如果追求人数,那么稗子就会多。教会如果追求事工,那么就会忽视真理的教导和门徒的培养,也会牺牲会众亲近神的时间。教会如果追求受洗,就会轻忽洗礼的意义,也使人误解救恩的真意,并使受洗的人满足于自己的生命光景,以至于灵命不长进,甚至本质上不认识神。教会如果追求大而漂亮的会堂,以吸引人来教会,那么这些人来教会也不是为了神而来。这样的教会追求外在的,人看得见的表象,却忽视人灵命的成长,对主的敬畏,对结出圣灵果子的追求。这样的教会没有真理的根基,将来在逼迫面前也站立不住,因为房子不是建立在主耶稣的磐石上。
一个房子在风吹雨打面前屹立不倒的原理是坚实的根基。一间教会在逼迫面前屹立不倒的根基是坚实的真理。这就是士每拿和非拉铁非教会要从神那里得生命冠冕的原因。
教会是如此,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。如果一个基督徒不在真理上扎根,不追求圣洁,不对付自己的老我和罪恶,不喜欢读神的话语,不愿意祷告,却热衷于事奉,他/她的生命还在沙土上,一点风都能吹倒。这就是今天很多基督徒面对苦难离开神的原因。
主耶稣教导门徒说:“凡到我这里来,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,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。他像一个人盖房子,深深的挖地,把根基安在磐石上。到发大水的时候,水冲那房子,房子总不能摇动。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。惟有听见不去行的,就像一个人在土地上盖房子,没有根基。水一冲,随即倒塌了,并且那房子坏得很大”(路加福音6:47-49)。
但愿我们做一个在神眼中的聪明人,而不是愚昧人。
今日经文:以色列人对耶和华说,我们犯罪了,任凭你随意待我们吧,只求你今日拯救我们。(士师记10:15)
熟读圣经的人都知道士师的时代是以色列历史上属灵最黑暗的时代,特点是个人任意而行(士17:6,21:25)。原因是他们远离耶和华,拜诸多的偶像,那么杀人流血,颠倒黑白就是他们生活的常态。神就兴起周边的民族欺压以色列,以至于他们甚苦,就向耶和华呼求。耶和华神因着自己的怜悯,就兴起士师拯救他们,然后他们太平,然后继续犯罪,不断重复同样的模式。
这一次,他们“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,去事奉诸巴力和亚斯他录,并亚兰的神,西顿的神,摩押的神,亚扪人的神,非利士人的神,离弃耶和华,不事奉他。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,就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。从那年起,他们扰害欺压约旦河那边,住亚摩利人之基列地的以色列人,共有十八年”(士师10:6-8)。当他们甚苦的时候,就呼求耶和华,说“我们犯罪了,任凭你随意待我们吧。只求你今日拯救我们”(士10:15)。
有神学家认为这是以色列谦卑,完全降伏在神面前的表现。但也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,因为他们既没有披麻蒙灰的认罪,神拯救他们以后,也继续犯罪。他们甚至都没有祷告,更没有等候神赐给他们士师,就迫不及待的自己选择了一位士师。
“任凭你随意待我们吧,只求你今日拯救我们”,我对这句话却有另一番体会。
以色列人为了达到让耶和华拯救他们的目的,不惜“任凭你随意待我们”的许诺。其实他们未必是真心让耶和华随意待他们,因为耶和华不拯救他们也是耶和华旨意的一种,就像耶和华之前所说的那样“我不再救你们了。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,你们遭遇急难的时候,让他救你们吧”(士10:13b-14)。耶和华先说了这话,以色列人才许诺,目的就是不要耶和华的这个说法,而是要拯救。因此,随意待他们的许诺就是一句空话。既然是空话,为什么还要许诺呢?因为他们想要一个结果——你今日拯救我们。为达目的,不惜一切,这才是真相。他们甚至都没想过耶和华会如何任意待他们,比如:耶和华不救他们;耶和华让他们继续忍耐一段时间;耶和华继续任凭仇敌辖制他们。无论哪种情况,都不是他们想要的。只要不是“今日拯救我们”,就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。因此“任凭你随意待我们”的许诺就是一句空话。
今天,我们也有类似的做法。遇见难处甚至危机,我们也轻易许诺,甚至许很重的誓言,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,愿意不愿意实现那个誓言/许诺。因此,当神应许我们,解救我们脱离危机以后,我们就违约,忘记誓言/许诺。这是利用神,甚至亵渎神的行为。
敬畏神,遵行神的律法是每个基督徒该有的生命表现。苦难中反思自己,认罪悔改,归向神是基督徒对待苦难该有的行为。危机中寻求神的旨意并顺服神的带领更是我们对神该有的态度。
但愿我们生活在像士师一样黑暗的时代,却不做那个时代以色列人所作的事,因为“敬畏主就是智慧,远离恶便是聪明”(约伯记28:28)。